每逢国庆前夕,我都会在课堂上教学生画国旗。先分发一张单线纸,通过展示台示范——画线条、星星和月亮。学生必须知道星星有多少个尖角,于是画得有的工整、有的乱七八糟。等线条完成,就开始上色:七条红色横线,白色部分留白;接着涂上星月的黄色,象征皇室;最后补上蓝色底部。国旗完成后,用竹签固定。
国旗做好了,就学唱爱国歌曲:《Jalur Gemilang》、《Kami Anak Malaysia》、《Tanggal 31》……学生看着视频,一边唱一边挥动国旗,有时还会在球场上跑动,让国旗迎风飘扬。每一届学生都会学会画国旗、唱爱国歌曲,因为爱国情操必须从小培养——毕竟,我们都是国家的一份子。
在学校,学生培养爱国情操、背诵国家原则、熟读校训,传递的都是正面信息。然而,在成人的世界里,现实并非如此单纯。媒体的报道有时信息不完整,但大标题足以引发情绪共鸣;有些未经证实的消息,却已被迅速炒作,留言区更是充斥误导。
在班上处理学生被投诉的事件时,老师会先查明原委,再公平处理。弱势者往往是受害者,但公正的老师会为他们撑腰。学校像一个小社区,老师与管理层必须担起责任;当老师有事,校长要出面保护;校长遇到问题,则应由家教协会和董事部担当——否则这些团体只是挂名而已。
然而,现实中总有人宁愿“少做少错”,甚至教孩子用武力反击霸凌,但问题依然存在,因为缺乏尊重与法治观念。许多事情选择私了,弱势者总是吃亏。
国家有国法,学校有校规。犯错就应依法处理。例如国旗悬挂错误的事件,如果发现问题,应报警,由执法人员依法执行,再由法庭公正裁决,而不是任由第三方炒作、挑拨、围攻。这样只会制造恐慌与仇恨。
法律的存在是为了保护人民的利益,执法人员也必须公正执行。然而,现实中常常夹杂政治目的。人民代议士、商会等团体,是否愿意站出来,以理性方式协助解决问题?
或许,是时候让社会大众都了解法律,不仅保护自己,也维护共同的权益——一切交由法律裁决,而不是情绪化的舆论。否则,媒体和留言区里的仇恨与怒气,只会让我们在教育孩子真善美的同时,自己却背离了这些价值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