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4日星期五

离乡的人,和未走的人


曾经有一时期,我都是骑着自行车,穿越在宁静的哥打巴鲁市区。

一个曾经很繁华的城市,我发现它已经失去了许多光辉的一面。电影院关闭了,蹦迪场也关了,有的超市也经营不下去。一排排的商店,不是晚上无法营业,就算是白天,也只剩下几间,好像在告诉自己:“再撑一下吧!”

骑行的晚上,或许也没那么安全,会不时闪避凹凸不平的道路,甚至要避开来往的车辆和摩托。我曾经一度有些冲动,想要写信投诉:是否可以修一修坑坑洞洞的马路,让道路使用多一份安全感?可惜,后来还是放弃了。

后来,我选择了不再骑行,尤其是晚上,还是安全第一。我选择了带着自行车到国外,骑在他国的骑行道上,多了一份安全感。看着一路上的风景,让我见识许多,也带回许多回忆。我在某一个国家探索,看到的是风土人情。当然,这里也有,只是确实改变许多,变得很寂静了。

或许这个小城市,是最好的退休地方。宁静的晚上,没那么繁忙,去哪里也很快。就算是堵车,也只是那几条主要的公路。当然,节日的时候,许多游子回乡了,那么就选择呆在家里,要不然也出游。

许多人都说华人人口不断减少,这当然是很明显的。我看着许多由华人经营的商店,有的是关闭了,因为孩子选择不回乡;有的也无法继续经营,因为生意难做。主要的几条公路,一排一排的商店,可能就只有几间在做生意。多数的传统生意,也选择了转型,甚至改变经销手法。当然,也不难看到友族同胞,把已经老旧的商店改成咖啡厅。要不然,也选择开金铺,所以也造成了本地的马来妇女穿金戴银。她们还调侃说:“别再看不起吉兰丹人了!”

哥打巴鲁成为了一个转站点,曾经的人选择了离开,要不然就选择在这里养老。然而,它也吸引了许多外来人,来到这个看似没有什么发展的地方,在这里大展拳脚,然后赚得盆满钵满。就好像以前的父辈,选择在这里落地生根。

这个小城市,在不久的将来,会不会成为老人城?看看人口,不难想象,这确实有可能发生。我们无法增加新生人口,也无法留下即将离开的年轻人,更别期望可以呼唤在外、已经过着安逸生活的中年人,回到这里继续奋斗。

当我看着家人已经搬迁了,甚少回来,会不会自己也成为其中的一份子?也不知晓了!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