站在住客的角度,屋主收了钱,自然有责任确保设备安全与正常使用。可换个角度想,若真是住客损坏设备,屋主要求赔偿也未尝不可。两方各执一词,归根结底还是利益冲突。
像我自己旅行时,若是一人出行,大多选择酒店,省心省事。偶尔住民宿,通常是因为价格较便宜,尤其旅程较长时,可以减轻负担。但体验过后才发现,有些所谓的“酒店”,其实是以民宿方式经营。入住前不会明说,等订好房才陆续收到一大堆规则:如何入住、如何使用公共设施、甚至如何丢垃圾。看似合理,其实许多条款更偏向保护屋主利益。久而久之,我反而觉得,多付一些钱住酒店,得到的待遇和保障更公平。
民宿适合家庭或团体,空间大也舒适,但问题也随之而来。我的朋友最近就遇到一间民宿,屋主在外头贴上“谢绝民宿”的告示,但实际上仍在偷偷经营。为了维持收益,他们在入住前塞给住客一堆规定:停车方式、钥匙领取、公共区域使用规范、垃圾处理等等。住进屋子后,虽然环境宽敞,但这些细节反而成了负担,让人怀疑旅程是否还算愉快。
酒店与民宿最大的不同,在于“管理”。酒店收费高,但管理系统完善,设备损坏有人负责,玩乐区域与休息区域分隔清楚,住客不会互相打扰。民宿却不同,往往位于普通住宅区,平日安静,一到假期却被外来住客占据。有人理直气壮地说:“我付了钱,就有使用权。”但忽略了,这里本质上还是民宅,并非度假村。
再说到公寓式民宿,问题更复杂。许多屋主买房纯粹是为了投资出租,真正关心的只有屋内能否完好出租,至于公共设施则漠不关心。久而久之,空中花园长满杂草,地板污浊,垃圾堆积无人清理,公共设备损坏。管理处也推诿不理,大家都抱着“事不关己”的心态。可是,当初买房时,这些设施可是标榜“价值”的一部分。如今设施损坏,屋主却置之不理,最终受损的还是整体居住环境。
或许,真正值得思考的问题是:我们所付出的金钱,是否得到相应的价值?如果只顾眼前的小利,而忽略了整体的维护,不管是民宿还是公寓,最终都会变成一个“大家都不满意”的空间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