退休后的生活,出国骑行,学习泰语,每天写作,学习音乐。
未曾接触过乐器的我,退休后因为好奇,买了智能吉他。没想到它比想象中好上手。只是使用手机,简单的链接蓝牙,就可以搜查许多的歌曲。这也让我找回了读书时代的歌曲,甚至是不同年代的流行歌曲。华语、粤语和英语歌曲,都是我学习语言的方式。
后来,又添购了吉他和电子琴,只因为“好玩”。学习弹唱最大的乐趣,是让我更懂得那些歌曲。诠释歌词,也诠释人生。当然,我也多了许多的灵感写作。
玩吉他的时候,左手按着弦,右手就扫刷。弹拨对我来说,还是有一定的难度,然而扫刷就比较容易。虽然扫刷也不是很准确,我也觉得无所谓,能够自己弹唱就已经很开心了。反正就是自己弹唱自己爽,何必在乎!弹唱喜欢的歌曲,就录视频放上网,就当着是一种生活记录。
虽然手肘还是有些痛,不过也不碍事。这一点痛,让我想起了读书时代的自己。那时脚扭伤了,又肿又痛。包扎后,还是一样在球场奔驰。还有一次,为了应付全国赛,训练的时候还跌断了小手指。治疗后,包扎着手指,照样去比赛。那时的心态很简单:只要能下场,就没有不能忍的痛。
想不到,当初对于篮球的热忱,也可以被其他的事情取代。或许,人生只有经历过了,才懂得放下,然后重新出发。
曾经,我在球场上奔跑,热爱运动。后来,我回归家庭,开始敲打键盘,编写作业,设计网页,售卖电子教学产品,再后来,连自己的书也编辑出来。原来,热爱可以是短暂的,但它必须被好好地享受。无数次挑战与失败,其实都在推动我,在不同的阶段里学习成长。
前阵子学会弹唱李宗盛的《凡人歌》。刚好听见友人病重的消息,那一刻,我对“凡人”两个字,有了新的理解。歌曲里唱的是爱情,可在我心里,却更像是凡人都会经历的生老病死,像一个绕不过的人生循环。
我不禁地想起来了,“凡人”那不就是为了世上的事情而“烦”吗?
我和一位师父提起安乐死,到底我们要如何看待安乐死,是否也可以选择安乐死。他说朋友的父亲走得很突然,那是一种“安乐”。我听了,却忍不住开玩笑地说,我也希望能安乐死。不管以什么形式,上天大概都不会那么轻易放过我们这些凡人吧。这也让我想起了经历过生老病死的大伯,走到了最后一刻,在家里安详离去。还有,经历了病魔折磨的大哥,连最后的一口饭,也无法再下咽了。
回想这一路,命运给过的考验,从人生低谷到疾病纠缠,从钱财纷争到各种难题。我们到底需要多少毅力去面对?还是干脆算了?也许到最后,凡人能做的,就是顺着上天的安排,继续走下去。
原来,所谓凡人,就是用尽一生,学着承受痛苦,也学着寻找热爱。无论在球场、在键盘前、在书桌旁,还是在弹着走音的吉他前,我们都只是凡人,却也正因为如此,才显得真实而可爱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