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1月6日星期四

地球是我们的,垃圾却是谁的?


我骑着熟悉的路线,越过马路、穿过小桥,穿梭马来甘榜,来到河边的小路。

这条小路铺上了柏油路,还在围墙画了壁画,旁边还有注明着“MPKB”的凳子。附近还有一头老牛,总是很懒散地躺着草地上。偶尔会抬起头,看看路过的人。马路上的牛粪,已经被碾成不成形了,可能就是牛大哥的杰作了。这短短五百米的小路,总像在考验我,能否避开那些“地雷”。当然,技术还是有的,绝不能踩上那些看似干透的“米田共”,否则整辆车都会弥漫那股异味。

这时候,看到了一个很熟悉的脸孔,这位大哥偶尔会在这里跑步,听说是刚退休的老师。他戴着帽子,拿着扫把,原来是在扫地。围墙干枯的叶子,还有许多丢弃的塑料杯子。看来,傍晚时分,这里吸引了许多人在这里悠闲,当然也留下了许多垃圾。

记得有一位外国游客,曾经在海边旅行,他把地上的垃圾拾起来。然后还录了视频,并说当地人应该把垃圾丢进垃圾桶里。他说,虽然这里不是他的国家,但地球是他的。我觉得这话没错——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,我们该好好爱护它。

然而,当我们在教育学生,要环保,不要乱丢垃圾。很明显地可以看到,学校的范围是没有垃圾,因为随时都会被处罚。然而,离开了校门,可以看到许多学生选择从车里里把垃圾丢出来。在外面却没有人会采取行动,可能家长也觉得把垃圾丢出去,好过留在车子里。所以,我也蛮赞成倪可敏所说的,严厉对付垃圾虫。

一座学校的建设需要靠社会人士,然后还必须靠学生和老师们一起维持。然而,在社区,则是需要当地人去维护。可惜,很明显,这里却没有获得当地人的维护。或许,教育的范围不该止于校门之内,而应延伸到每一条我们生活的小路上。

我坐在凳子上,四周都是垃圾。我无法像该外国人,会把地上的垃圾拾起来。但是,我会做到,不丢任何垃圾。我看着那一位大哥,可能他也爱这个地方,希望自己跑步的时候,可以是一个清洁的地方。

我只是选择骑行,然后来到镇兴宫附近的凳子,坐在这里歇息一会儿。看看前面的河景,还有在天空飞来飞去的小鸟。附近的球场还没建好,也没有看到有人打球,可能这个不是打球的时间。

这条小路,可以通到唐人坡的妈祖庙。不过,甚少会走那条路,主要是太多野狗了。而且会群追,真是仗势欺人。

我会选择骑到大马路,早上时分,附近一带还很清静,两旁老旧的屋子,有的已经被遗弃了,甚至只有老人家独居而已。附近的菜市,是下午才开始营业,所以不会见到拥挤的马路,当然垃圾也少了。

偶尔我也骑到附近的肉骨茶店,喝几杯普洱茶,看人来人往。
一早的骑行,就这样在宁静与思索中结束,也在提醒我——守护环境,其实从自己开始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