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1月11日星期二

我曾经是孩子,如今也做过老师


记得小时候,老师们总是很严厉,被处罚已经是家常便饭,可能不被罚才让人觉得奇怪。说起来,真的一箩筐的故事,说也说不完。

有时和朋友聊天,话题总绕回童年。许多事我已经淡忘,朋友一提起,我才恍然大悟。那时候我们常说:“长大后,我要当老师,然后教训那些孩子的孩子!”想来真是天真又好笑。

没想到后来,我真的成为了老师,还回到了母校执教。最尴尬的是,我竟然坐在当年的班主任面前接受指导。小时候的我,顽皮至极,常常让她头疼。幸好她是一位温和的老师,如今虽然年事已高,但依旧健康。偶尔我们这些老学生还会去探望她,聊起那些年一起调皮捣蛋的往事。

那时的我们,总是逃避学习,任老师如何苦口婆心,我们也不怎么理会。打篮球成了我最爱的事,几乎把时间都花在球场上,也因此影响了成绩。如今回想起来,虽有些遗憾,但也不后悔。

我后来认真读书,终于也站上了讲台。刚执教时我很严厉,处罚学生毫不手软,毕竟他们比我小时候还调皮。但那时家长愿意放手管教,信任老师,全力配合。

后来,我转教国文,也开始反思自己,不再那么严厉,试图找到更温和的方式教育学生。当然,难免还是会遇到投诉,但我学会了坚持立场,只要觉得对,就无所畏惧。老师这份工作,本就得面对许多突如其来的事。

时代在变,学生的生活环境越来越优渥,家长受教育程度也提高了,对孩子的关注更深。于是他们不愿孩子被处罚,甚至连责骂也难以接受。孩子不开心,可能就抗拒上学。

于是,家长与老师之间,仿佛筑起了一道“保护墙”。家长怕孩子受伤,老师怕自己被投诉。慢慢地,老师们也学会了“少做少错”,只完成学校交代的任务,不再多管。久而久之,学生知道自己有“权益”,有事就找家长,严重了便向校方投诉,甚至在社交媒体上“讨公道”。

我们各自站在不同的立场,说到底,一切还是围绕着“孩子”。孩子成为冲突的核心,老师和家长反而成了彼此的对立面。

时代变迁,唯有改变才能应对未来。不管是老师、家长、学生,甚至学校本身,都必须改变。每一个年代都有新的挑战,尤其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,变化更是翻天覆地。

但现实是,教育政策、文化冲击与科技进步之间的落差,常常让人跟不上。有些老师选择停滞不前,总说“以前比较好”。可我们也明白,现在是AI的时代,这是无法逃避的事实。孩子所需已不再只是课本里的知识,我们必须帮助他们准备好面对未来。

教育,不只是书本里的内容。真正的教育,是让孩子接受不同的声音,尊重不同的个体,拥有独立思考与选择的能力。我们必须引导他们找出最适合自己的路,努力把自己做到最好。而老师、家长、学校、社会,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伙伴,我们是一支团队。

我常提醒自己:要不断改变,去迎接每天的不同挑战。但当我面对一次突如其来的、无理的投诉,我开始怀疑自己的存在。那一刻,我做了决定——提早退休。离开我深爱的校园,给自己一条新路,也放下了执念。

一年过去了,我坐在一群退休老师中间。话题不再是教育,而是生活。也许,人生每一个阶段,都值得我们认真去活出自己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