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2月8日星期六
生活就是活下去的意义
新年期间,我和一群老同事聚会,大家都是退休人士,其中一位还是我的小学班主任。时光荏苒,这么多年过去,我们依旧保持联系。简单的聚会,喝的是白开水,吃的是普通的年饼,聊得是日常话题,也少不了回忆过去的趣事和八卦。
记得小时候调皮捣蛋,班主任却总是那么慈祥,总能用温柔的方式引导我们。在我的印象中,她不仅是老师,更像是带我们度过童年时光的守护者。今天见到她,虽然岁月在每个人身上留下了痕迹,但她的笑容依然让我感到安心。
聚会中,我不禁感慨:自己也成了被年轻人称作“老家伙”的一员。以前总是调侃资深老师戴着老花眼镜、步伐缓慢,现在的我也开始戴着眼镜,走路的速度也慢了下来。更重要的是,我也和他们一样,告别了职场和教育界,成为了一个回忆岁月、规划余生的普通退休者。
时间的流逝无情地带走了青春、健康、所爱的人,以及许多曾经的友情。但它也悄悄留下了生命的真相:残旧的身体,白发和皱纹,有限的时光,还有满满的回忆——快乐的,悲伤的,遗憾的。
今天的聚会中,有位老同事因为身体疼痛,坐姿都不太舒适。而我们这些尚且能自由行动的人,虽依旧在策划未来的旅程,却也明白旅途中已无法像年轻时那般轻松。年轻时口袋里的钱不多,每次旅行都需要精打细算;如今经济条件宽裕了,健康却成了旅程中的最大挑战。
人生总是如此,似乎永远在权衡得失。退休后,孩子长大了,经济压力减轻了,但身体却开始发出警告。尤其是在经历了疾病、亲人的离世后,我更加清楚:剩下的时间是留给自己的,但这份时间并非完全属于我,因为身体早已不允许我再像年轻时那样放肆。每当冲动时,我都会提醒自己:“喂,不年轻了,别乱来了!”
渐渐地,我学会了接受现实,调整期待,不再执着于过去的强项,也不再追求不可能实现的目标。我告诉自己:不能跑步就慢走,不能骑行就安静欣赏风景,不能潜水就站在岸边看海。这些妥协让我更珍惜每一次的出行、每一次的新体验。
如今,我开始规划自己的旅程,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,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。现代交通的便捷让我可以去更远的地方,看更美的风景,感受不同的文化,学习新的语言,适应新的环境。然而,每一次旅程的背后,都伴随着银行账户余额的减少,这让我学会更理智地规划人生。
其实,活着就是为了更好地活着。从年轻时的拼搏,到退休后的调整,积累的一点点财富和智慧支撑着我继续生活。当然,我也和许多人一样担忧:如果未来的健康和财务状况不如现在,该怎么办?好在我是一名公务员,退休金让我暂时还能过得从容一些,但未来的路依然充满未知。
和老同事们聊了许久,杯里的白开水续了好几次,桌上的年饼却没敢多碰。为了保持身体状态去旅行,我必须更加克制自己。
这些年来,聚会的主题从“工作”变成了“生活”,我渐渐明白了“过活”的含义。当我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有人感叹人生的终点是死亡,进而质疑活着的意义时,我其实也有过类似的思考。但如今,我告诉自己:活着就是一种意义,生命的过程让我们体验了欢笑与泪水,感受了希望与遗憾。如果这一切没有意义,那活着才是真的白费了。
订阅:
博文评论 (Atom)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