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教育部的统计,老师们提早退休的原因,不外乎两个:对教学失去兴趣,或是健康问题。我原本也可以以健康为由,但书记提醒我,只要写“对教学失去兴趣”就容易多了,不必附上那么多文件。
几页的表格,加上没有贷款,很快就填好了。我提早交给书记,还交代他记得呈上。他也笑说:“这种申请一定会批,只是要排队。”果然,我的申请在上万份表格中只是其中一份,批准后,还得等三个月才能正式退休。
其实,从新校长上任那一刻起,我心里已经有了提早退休的念头。我太了解她了——一个功利的人。我们曾是同事,她也了解我,知道我能帮她,也能反她。尽管如此,我仍然选择帮她,因为那时的我,觉得都是为了学校,就无所谓了。当然,可能她也选择了包容我,尤其是需要有人协助的时候。
那几年,学校正迈入科技时代。我负责推动校园数码化,一步步让学校连上网络。疫情爆发后,网课成了唯一的出路。我协助老师们学习线上教学,只希望学生的学习不中断。后来恢复实体课,我们又分阶段实施网课,我和一位家教合力布线,让全校能上网。短短一个星期,网络覆盖全校,老师们可以在教室里上网教学。
接着,教育局要求电子教案,我便自己编写模板,把资料上载云端,让老师轻松使用。我没收一分钱,只是为了一丝的满足感。
当一切步上轨道,我知道,是时候交棒给年轻老师了。我开始专注编写教学网页,让学生能随时上网自学。事实证明,这样的学习方式帮助了不少学生。只是,我走得太快,也开始被视为“格格不入”的老师。当我不再随大队、不再照章办事时,就被贴上了“不听话”的标签。我渐渐明白,老师不再需要主见,只需要“听话”。所谓的会议,不过成了“信息传达”,有时我想,既然如此,何不直接在群组发通知就好了?
如此的情况,不禁让我想起,我在教学的时候,希望学生们要勇于发言,要有创意。然而,当大家也不敢发言了,就做个听话的老师。当然也会要求学生们,听话就好,少发言。如此的恶性循环,导致学生们都选择了“听话”,可是内心却在挣扎,只不过是等待时间爆发而已。
我和一位同事,因不知所谓的事件而被投诉。我在会议中提议:学校应保护老师,避免外人、家长或家教干预教学。没想到,所谓的“保护伞”,却成了老师们的负担。上司甚至借助外来势力来“对付”不听话的老师,好像要拔除眼中钉。我突然想起小时候上课不听话,被老师罚站、被叫去见校长、被通知家长。现在呢?要是再严重些,大概直接报警处理老师也不奇怪了。
朋友劝我:“不适应就转校吧。”可我明白,教育的氛围已经变了,换了学校,也一样。
学校需要华社支持、需要资金建设,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让外人左右校政,干涉教师。家长的出发点很单纯——为了孩子的成绩、安全、未来。老师何尝不是如此?只不过,老师面对的不是一个孩子,而是许许多多的孩子。
可是,当老师一次次被误解、被指责,甚至被放弃时,教育的意义,也慢慢被消磨了。最后,大家都在保护自己,计算利益,教育——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温度。


.jpg)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