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8月21日星期三

在泰国遗址中静思

泰国——一个佛教之国,走到哪里都能看到寺庙。

除了繁忙的曼谷,我更喜欢有历史古迹的地方,感觉这里比较温和;离开了闹市,多了一份平静。人群不多,时间仿佛也走得很慢,人也活得很慢,仿佛回到了古时候。只不过骑行在街道上,还是有不少来来往往的汽车与摩托。这是时代的改变,也是我们必须适应的变化。然而,宗教和文化,却是联系人心的纽带。

泰国经历了多个皇朝,留下的是一种难以抹去的历史印记,值得我们去好好探索。我发觉,每到一个寺庙,都不难看到墙上的壁画,画着泰国的历史记载,记录着这个国家的故事与变化。当然,也描绘了许多的战争与牺牲,为国家奉献的历史人物。

在寺庙里,也常看到佛教的教义宣传。佛祖宣扬的佛法,也许就是借由壁画,提醒世人:行善才能减少战争,若人间多一点善意,一切都会变得美好。这不仅是佛法的核心,也是一种人民内心深处的渴望。

我走进一处遗址,看到的是另一番风景。这些遗址,或许曾是富丽堂皇、辉煌灿烂的地方。如今,墙壁倒塌、屋顶消失,信徒稀少,香火淡薄。前来的人,大多是带着好奇心的游客,就像我一样。对遗址,总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,想看看这些遗迹背后曾经的故事。

而这里的氛围,仿佛依旧神圣。一尊破损的佛像,早已不成形,却仍有信徒前来膜拜。无需太多装饰,也不需金碧辉煌的寺庙。那一刻,我仿佛看见佛祖曾在人间体验苦难,理解世人所苦——这才是佛法的本源。

佛像被围上袈裟,头顶撑着一把简陋的伞,为它遮挡风雨与烈阳。供桌上供奉着鲜花,香炉里插着满满的香烛。没有鲜果,没有食物,简简单单。或许,本就该如此。我们也该思考:就算献上再多奢侈供品,佛祖是否会特别对待?其实,那只是人心的投射而已。

与其说我喜欢金光闪闪的寺庙,不如说我更愿意看看这些遗址留下的佛像。它们历经数百年风雨洗礼,却依然屹立,让世人瞻仰,让信徒膜拜。我看到的,不只是佛像,而是一种平和的氛围——与世无争。

这是我第二次造访这座遗址,附近是一处修行院,有不少人在修行。这里环境优美,布置得很好,打造了一个个佛堂供信徒修心养性。修行院也提供住宿,不再是简陋的木板屋,而是一层层如酒店般的建筑物,可容纳许多信徒。尤其是周末,会有更多信众前来。

与修行院相比,遗址显得更加清静,甚至可以说有些荒凉。许多建筑破损,塑像也残缺不堪。我们可以想象,若时光倒流,这里曾经香火鼎盛,信徒络绎不绝。但如今,仿佛已被遗弃,别说香火,连人影都不多。当然,也许某些佛教节日,会有信众前来膜拜,僧人诵经,那就不得而知了。

恰好那天晚上有诵经仪式,地上铺着草席,信徒们双腿交叉,虔诚地坐下膜拜。周围点上许多油灯,为夜晚增添光亮与神圣气氛。可惜我未能停留,错过了那场在遗址中举行的诵经仪式。

晚上的诵经会有许多僧人到来,大家席地而坐,一起诵经,为世人祈福。这是泰国寺庙常见的画面。虽然我不会用泰语诵经,听过许多次,也感到熟悉,但始终无法背诵。

泰国有许多古老的寺庙,有些遗址仍延续香火。每天几支香烛、一些鲜花或水果,简单得很,也许只是为了求个心安,为了人生顺遂。

我来到泰国,走访了许多遗址,心中总涌上一种难以言说的感触。我体会过人生的苦——有些苦是放不下的执念,有些是命运的考验,有些是人生的必经之路。所以,当我站在佛像前,有时会莫名落泪。

泪水流下,是因为悲伤?是怨天不够怜悯?是生命太多考验?或许,这些都不是。也许,是心底在提醒自己:放下吧,简单就好。

当然,该面对的,就勇敢面对;该放下的,就放下。这,就是人生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