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9月21日星期日

街道上的秩序与自由:日本骑行见闻



日本的骑行旅程

这一次到日本,我带上了新买的折叠自行车。它重量不到十公斤,配有十六寸的轮胎。我选择轻盈的车身,是为了方便携带上列车;也选择大一些的轮胎,因为必须骑得更远。

抵达机场后,我选择住在附近的酒店。隔天一早,便骑着自行车往下一个目的地出发。一路上,我观察当地人如何骑行,也学习着他们的安全方式。我的后架系着小背包,肩上又背着背包,看起来好像是拿错了行囊。直到后来,我才在当地买了一个前架背包——只是价格真不便宜。

日本街头的骑行文化

这里的马路宽阔,步行道也很舒适,偶尔还能看见专门的骑行道。街上的行人与骑士都很多,彼此穿梭其中,却并不显得突兀或混乱。相比起香港和澳门,日本的骑行环境让我感到更安心。

出发前,我查过相关条规:骑士必须让行人优先、佩戴头盔、遵守方向,不得逆行。当地人的自行车必须有官方登记和保险。虽然游客没有这类限制,但我还是随身携带了购买单据,以证明车子并非盗窃品。

然而,实际在街上骑行时,我却发现不少人迎面而来——他们就是在逆行。大家似乎骑得很自在,并未受到约束。于是我也学着在烈日下逆行,只为避开曝晒。规则与现实,原来也有差距。

商场里的怀旧与惊喜

逛商场时,我总喜欢直奔自行车部门。有的商场把整层楼的一半都留给了自行车。琳琅满目的款式,让我看得目不暇给。让我意外的是,还能见到我读书时代常见的26寸传统自行车,不仅陈列在商场里,更在街头随处可见。

在这里,自行车不只是代步工具,更是生活一部分。许多车子装着儿童座椅,一前一后,妈妈或爸爸骑着车,带着孩子穿梭人群。小孩或安静坐着,或自己骑着小型单车。青少年身穿白色校服,飞快地掠过街道,却在红灯前整齐停下,秩序感油然而生。当然,也有人不守规矩,结果被路人大声斥责。

管理与秩序

这么多的自行车,谁来管理?在热闹的街区,我看见了骑警亭。执法人员穿着白色制服、手套和帽子,骑着自行车在街头巡逻,宛如交通警察。

也有年长的执法人员负责管理停车秩序。指定区域外禁止停放,但总有人图方便乱停,结果被开罚单。我自己曾误停在骑士专属付费停车位,收到红色警告单,好在没有罚款。这才学会留意标识。

停车位的设计同样令人惊叹:商场地下室、车站周边、马路两侧,都设有整齐的自行车架。只要将车轮推入,锁扣便会自动锁住。系统还贴心提供免费时间,超时则需到缴费机输入编号,付费解锁。

自行车的历史与记忆

离开大阪之前,我专程前往 Shimano 博物馆。展馆里不仅展示了现代车款,还介绍了自行车在日本的发展史。原来,自行车是由英国人带入日本,而后逐渐发展为产业。Shimano 正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牌。

展品中有一辆折叠自行车,曾供士兵背上战场。这让我想起二战时期,日军正是骑着自行车从泰国进入马来亚,有的甚至从吉兰丹沿海登陆。这段历史,在眼前浮现。

旅途的方式

在日本,我从东京一路骑行到大阪,再折返回国。长途路段,我就把自行车折叠套上布套,推上列车。有时因为出口难找,拖着车子与行李四处绕,便索性推着上手扶梯。虽然费力,却也成了一种小小的技巧。

有人问我,这样旅行,不累吗?当然累。但在骑行途中看到的风景,学到的知识,遇到的麻烦,都是旅程的礼物。它们不只是记忆,更化作故事,添进我的人生。

或许,就像那辆折叠车一样。它能被收起,也能带我走向远方。我的旅程,也因它而多了无数精彩的片段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