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12日星期二
旗帜之下,我们在争什么?
八月是国庆月,学校、商家、政府机构、私人单位,甚至大街小巷都会挂起国旗,同庆国庆日。看看邻国新加坡,国庆日全民同庆,今年因为六十周年纪念,甚至还发放“国庆红包”,数字后面还多加了一个“零”,全国一片喜庆。而在我国,却因为一面国旗的摆放问题,闹得沸沸扬扬。
记得过去,每到国庆月,学校都会依照教育部的指示进行布置。我也会教小朋友画国旗、唱爱国歌曲。歌声打破了课室的宁静,学生们的欢笑声也感染了我。国庆日当天,所有师生,甚至来宾也会聚集在体育馆,一起挥动国旗,唱着一首又一首的爱国歌曲。不同种族、不同阶层的同学,共同欢乐迎接国庆日,那是一种简单、直接的爱国情感。
商家也会主动挂上国旗和州旗,表达爱国之心。读书时代,爸爸总是叮嘱我,把国旗折好,收起来,隔年再用。所以,看着许多商店仍悬挂着历经风雨的国旗,那是国家走过的岁月印记。
以前的国旗质地不同于现在,可以使用多年,也避免了浪费。或许现在的国旗材质已经变化,价格也更便宜,当然会看到许多崭新的国旗。国旗必须高高悬挂,飘扬在蓝天白云之间,映照出红、白、蓝和黄色的鲜明色彩。每一种颜色都有其独特意义,线条、星星和月亮也都象征着特定的价值。所以,悬挂国旗,也代表了浓厚的爱国情操。
然而,如今挂国旗却可能招来麻烦;有人说“不挂就没事”,有人因售卖有瑕疵的国旗而害怕被取缔。一面象征国家的旗帜,竟成了引发争议甚至仇恨的焦点。
在社交媒体上,留言区更是一片混乱。华人网友批评华人领袖“躲起来不发声”,非华人则指责华人“不爱国”,甚至自封为执法者。领导人出来灭火,也难免遭到双方辱骂——华人骂他只顾选票,非华人说他只顾本族。骂声从民族领袖延伸到首相,情绪愈发激烈,难以收拾。
也有马来学者呼吁大家正面看待事情。但问题究竟出在哪里?是国旗的问题?是霸凌事件?还是根深蒂固的种族矛盾?我更担心的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。
当学校教导孩子们与不同种族的朋友一起挥舞国旗、唱爱国歌曲、学习道德观,我们是否确保这些观念能伴随他们成长,真正内化为生活中的价值?可惜,现实并不乐观。
如今,只要刷一刷社交媒体,就能看到充满仇恨与偏见的留言。呼吁大家多留意国旗,看到错误立刻报警。每个人都维护自己的利益,觉得自己才是被不公平对待的一群。可最终,我们在争什么?还不是为了生活。
订阅:
博文评论 (Atom)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