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教我许多知识,也让我抽过一口烟。呛得我直咳,从此讨厌了香烟。
他也让我尝过一口椰花酒,酸酸的、怪怪的,喝完还微微发晕,从此也不再喝。
爸爸教我许多做人的道理,也教我如何追债、如何开拖车,还常带着我四处奔走。
他教我写单据,也让我骑着摩托,到很远的地方一户户上门收账。那时的我虽然不情愿,却明白了“欠债还钱”的道理,也体会了“信用”的重要——因为,大家的生活都不容易。
后来,家境不好,妈妈开始摆摊卖鸡饭。
我学会了如何处理鸡只,如何将一只鸡斩得漂亮,端得整齐。
我学会了招呼客人,也学会了感恩——感恩那些愿意光顾妈妈鸡饭档的客人,是他们养活了我们一家。
我学会了煮鸡饭、烧鸡、炒菜。成长的过程,不只是读书与打球,也是一场生活的历练。
当然,也有繁重的家务。为了逃避,我常以“打球”为借口离家去训练。
但当我离开家,在外求学时,才深深明白:家,原来是最温暖的避风港。
爸爸妈妈总是毫无条件地付出。
当我需要交通工具,他们帮我买了新车,还付了头期。
当我被推进手术室、失去腹中胎儿时,妈妈守在旁,不断安慰我。
当我缺钱时,几位同事伸出援手;当我出版书籍时,朋友们大力支持。
当我一个人去医院抽骨髓时,我的校长兼篮球教练就在病床旁守护。
当我萌生提早退休的念头时,老同事没有阻止,因为她明白那是我真正的选择。
我的人生旅途中,总有人在身边陪伴、帮助、提醒。
有些人给予我温暖,有些人让我学会坚强。
甚至那些曾经让我生气、为难、伤心的人,也让我成长。
他们的出现,是人生的一种考验,让我思考“下一步该怎么走”。
或许,正因为他们,我的人生变得更完整。
当我在蔚蓝的海里畅游,在日本的街道上骑行,从台北到基隆,从香港到合艾——
我都在感谢那些让我提早退休的人。
是他们,让我学会“放下”,才得以“获得更多”。
虽然心中仍有伤痕,但我让旅程疗愈了自己,也让笑声化解了痛。
前阵子,我的一位旧同事因为种种原因,被家教和校方压迫与排挤,甚至被调职。
他的心很痛,我也心疼,却只能对他说:“随心而行,做自己想做的。”
伤有多深,就看多久能复原。人生就是如此,我们必须勇敢面对,
不能选择时,就选择好好面对。
毕竟,人生短短几十年,积极生活与得过且过,其实也不过一念之差。
有时候,我也在想:教育还需要藤鞭吗?
当孩子犯错、不做功课、懒散时,藤鞭或许是一种方式,但不是唯一的方法。
教育的过程,就是老师与孩子之间的一场较量,一场爱的考验。
每天都像在“菜市场”——充满新鲜、喧闹与变化。
后来,我开始教更小的孩子。
我放下严肃的脸孔,与他们一起唱歌跳舞、画画做美术。
这是我教学的另一阶段。
我发现,最难面对的不是孩子,而是家长。
虽然被投诉过无数次,却总能安然无恙——
因为有人袒护、有人提醒,也有许多人在默默支持。
我感恩每一位愿意理解我的同事、家长与学生。
如今,那些长大的学生已带着孩子回到学校。
他们感谢我当年的严厉。
小小的学生围着我聊天、撒娇。
当然,也有让人生气的时刻。那时,我会选择走出课室,
深呼吸、洗把脸,再回来面对一切。
不让“投诉事件”成为生活的主角。
其实,我并不是在讲述自己的人生,而是在叙述“人生的一次学习”。
我们这一生,会遇见无数的人——
有人改变我们,有人伤害我们,也有人成就我们。
既然如此,不如坦然面对。
有时候,最坏的,反而是最好的。
教育的本质,不只是知识的传递,
更是品格、耐心与爱的延续。
教孩子做人,比教知识更重要。
如果曾经有伤害,就让时间疗愈;
如果遇到困难,就当作磨练。
我们无法永远保护孩子——
从踏入校园那一刻起,他们就要面对世界的酸甜苦辣。
人生的学习,是一生的。
我牵着孩子的手走进校园,老师牵着他们的手成长,
直到有一天,他们会牵着另一个人的手,走完自己的人生。
所以,学会放手,就是最好的成长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